|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9:30-10:00 | 观看视频 Combined Influences of Atmospheric Precursors on Western Antarctic Sea ice and Its Record Low in Feb 2023 | 张人禾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 2 | 10:00-10:30 | 观看视频 化学-天气数值预报及耦合同化再 分析系统服务国家资源气象发展 | 张小曳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50-11:20 | AI 气象大模型时代天气-气候可预 报性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 穆 穆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 2 | 11:20-11:40 | 观看视频 自主化数值天气气候模式研发应用 技术进展 | 龚建东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3 | 11:40-12:00 | 观看视频 CMA 数值预报产品及行业应用 | 王 勇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00-14:20 | 观看视频 国家级智能数字预报进展与挑战 | 代 刊 | 国家气象中心 | 
| 2 | 14:20-14:40 | 观看视频 基于数值模式的气候预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贾小龙 | 国家气候中心 | 
| 3 | 14:40-15:00 | 观看视频 Seamless probabilistic nowcasting for high impact weather events | Aitor Atencia | GeoSphere Austria | 
| 4 | 15:00-15:20 | 台风海气耦合预报系统及初步应用 | 费建芳 | 国防科技大学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50-17:30 | 数值预报发展及应用 |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50 | 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应对台风数值预报经典问题的思考 | 马雷鸣 | 上海市气象局 | 
| 2 | 08:50-09:10 | 多尺度模式智能融合的无缝隙强对 流预报技术 | 周康辉 | 国家气象中心/雄安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 | 
| 3 | 09:10-09:20 | 大模型助力提升数值预报精细度的探索 | 匡秋明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 4 | 09:20-09:30 | 观看视频 基于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的江苏百米级分钟级预报系统研发进展 | 李 昕 |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 
| 5 | 09:30-09:50 | AI4Weather | 余 晨 |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6 | 09:50-10:00 | A Lightweight Neural Network for Accelerating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ing in WRF | 祝 佳 |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7 | 10:00-10:10 | 观看视频 CMA-GFS分析场的三维偏差分析及AI 订正方法 | 杨 俊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40 | 观看视频 人工智能在数值模式偏差订正中的应用 | 赵 颖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所 | 
| 2 | 10:40-11:00 | 人工智能在数据同化中的应用 | 韩 威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3 | 11:00-11:20 | MeteorIR: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气象图识别与视觉推理能力中的局限性分析 | 袁慧玲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 4 | 11:20-11:30 | 地表粗糙度机器学习算法发展及在陆面模式中的应用 | 孟春雷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 5 | 11:30-11:40 | 观看视频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温度空间降尺度和偏差订正深度学习框架 | 舒 婷 |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50 | 观看视频 数值预报在上海强对流监测预报预警中的应用 | 戴建华 | 上海中心气象台 | 
| 2 | 13:50-14:10 | 高原复杂地形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及应用 | 蒋兴文 | 中国气象局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 | 
| 3 | 14:10-14:30 | 基于数值预报的城市洪涝风险预警与模拟推演 | 刘家宏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4 | 14:30-14:50 | 城市内涝预警及服务保障开发实践分享-以平湖市智慧应急系统建设为例 | 张立立 | 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5 | 14:50-15:00 | MOAP数值预报的技术与应用 | 刘 涛 | 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10-15:30 | 集合预报进展、挑战及展望 | 陈 静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2 | 15:30-15:50 | 龙卷可分辨尺度短临集合数值预报系统 | 陈明轩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 3 | 15:50-16:10 | 观看视频 赋能精细化天气预警与应用:CMA公里尺度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核心技术介绍 | 江 源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4 | 16:10-16:20 | 观看视频 四川地区精细化降水预报融合订正试验及检验 | 张武龙 | 四川省气象台 | 
| 5 | 16:20-16:30 | 风云四号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在CMA-GFS中的同化应用研究 | 尹若莹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6 | 16:30-16:40 | 观看视频 基于误差概率特征的预报不确定性预测 | 朱彦威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7 | 16:40-16:50 | 数字孪生赋能的灾害无缝隙快速响应与应急系统 | 马若赟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50 | CMA 气候模式的研发及应用 | 路屹雄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2 | 09:10-09:30 | 数值预报的场景化应用实践 | 高宏斌 | 富景天策(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3 | 09:30-09:40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MA_CPSV3气候模式预测产品的后处理订正方法应用研究 | 程彦杰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4 | 09:40-09:50 | 近 68 年石家庄三伏时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卞 韬 | 石家庄市气象局 | 
| 5 | 09:50-10:00 | 陆表气温预估约束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 张 洁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6 | 10:00-10:10 | 苏州地区米级微尺度气候模拟及应用 | 曹不凡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40 | 国产模式在客观化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王国复 | 国家气候中心 | 
| 2 | 10:40-11:00 | 适用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模式研究与应用 | 史学丽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3 | 11:00-11:10 | 2022-2023 年青海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 刘雪梅 | 青海省气象台 | 
| 4 | 11:10-11:20 | 高分辨率对流许可模式在青海东部河谷短时降水模拟中的潜在优势 | 苏永玲 | 青海省气象台 | 
| 5 | 11:20-11:30 | 临夏州2月一次极端暴雪过程湿位涡特征分析 | 孙玉莲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气象局 | 
| 6 | 11:30-11:40 | 面向高精度再分析的地面气温与风场贝叶斯加性建模研究 | 宋倩倩 | 华风南信大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 
| 7 | 11:40-11:50 | 叶面积指数同化方案在BCC-CSM3模式中的应用 | 张馨丹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50 | 中央气象台水文气象模式进展 | 包红军 | 国家气象中心 | 
| 2 | 14:10-14:30 | EMI:量化分离天气-排放对大气 PM2.5及O3变化趋势影响的环境气象指数 | 龚山陵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 3 | 14:30-14:40 | 海洋搜救漂移技术研究与海上安全保障服务体系 | 陈苏阳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4 | 14:40-14:50 |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文模型后处理研究 | 刘松楠 | 河南省气象台 | 
| 5 | 14:50-15:00 | 流域水文气象耦合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 | 殷志远 |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 6 | 15:00-15:10 | FY-3E MWHS-II 微波云水吸收辐射传输仿真研究 | 冯雨萱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20-15:40 | 海洋环流数值预报业务发展 | 万莉颖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 2 | 15:40-16:00 | 海浪数值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 | 孙明华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3 | 16:00-16:20 |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中的预报问题 | 方卫华 | 水利部南京水利自动所 | 
| 4 | 16:20-16:30 | 数值预报产品在辽宁省水库和水文站流域面雨量精细化预报中的应用 | 滕方达 | 辽宁省气象台 | 
| 5 | 16:30-16:40 | 基于集合降水预报的湖南全流域面雨量预报与应用 | 陶雅琴 | 湖南省气象台 | 
| 6 | 16:40-16:50 | 多模式动态融合的逐时降水预报技术 | 刘 春 | 江西省气象台 | 
| 7 | 16:50-17:00 | 中国气象局区域化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 cma-cw v1.0 及其雾霾和沙尘暴数值预报业务应用 | 彭 玥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08:30-08:50 | 面向能源气象服务的无缝隙数值预报业务支撑 | 陈起英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2 | 08:50-09:10 | 风能太阳能多模式集成预报技术研究与实践 | 申彦波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 3 | 09:10-09:30 | 服务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微区域高精度气象预报系统研发及应用 | 姚向楠 | 三峡集团 | 
| 4 | 09:30-09:40 | 基于标准化异常分位数回归方法的集合预报10米风速后处理 | 刘 普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风南信大研究院 | 
| 5 | 09:40-09:50 | CMA-MESO 山东1km/1h模式风电服务产品开发 | 盛春岩 |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 6 | 09:50-10:00 | 基于气象大模型的新能源预测技术研究 | 刘 栗 | 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0:20-10:40 | 数值预报在新能源智慧运营领域的应用实践 | 马 辉 |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 
| 2 | 10:40-11:00 | 中国区域大气再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徐枝芳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3 | 11:00-11:20 | 基于 CMA 模式的新能源功率预测后处理技术研究 | 霍自强 | 华风南信大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4 | 11:20-11:30 | 改进型kalman滤波在模式风场预报客观订正中应用研究 | 董春卿 | 山西省气象台 | 
| 5 | 11:30-11:40 | 复杂地形对气象站历史数据的影响研究 | 罗玉明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 6 | 11:40-11:50 | 高时空精度气象与电力系统耦合建模方法 | 朱子恒 |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50 | 数值预报在民航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 梁 升 | 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 | 
| 2 | 13:50-14:10 | 气象导航与数值预报的协同进化和生态构建 | 赵 东 | 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中国气象局航空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 
| 3 | 14:10-14:30 | 中国气象局统一技术框架航空专业数值模式研发进展 | 黄 伟 |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 
| 4 | 14:30-14:40 | 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大雾精细网格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 | 饶晓琴 | 国家气象中心 | 
| 5 | 14:40-14:50 | 飞行计划气象要素预报的国产替代技术研究 | 蔡雪薇 | 国家气象中心 | 
| 6 | 14:50-15:00 | 云微物理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对川藏铁路沿线降水的模拟优势 | 徐晓齐 |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 
| 7 | 15:00-15:10 | 台风内核湿热动力产品研发及在2024年台风快速增强中的解释应用 | 张 玲 | 国家气象中心 |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40-16:00 | 数值预报中心海洋气象数值预报及产品释用 | 麻素红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 2 | 16:00-16:10 | 基于关键点识别的远洋船舶避险航线规划技术研究 | 王丙兰 | 北京全球气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 
| 3 | 16:10-16:20 | CAS-ESM中海洋环流模式及海气界面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 | 靳江波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 4 | 16:20-16:30 | 上海台风模式进展:从传统物理模型到数据驱动模型的转变 | 牛泽毅 |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 
| 5 | 16:30-16:40 | 机场高影响气象事件预测能力评估及订正 | 陈 浩 | 华风集团 | 
| 6 | 16:40-16:50 | 基于数值预报的新疆铁路大风精细化预报研究及应用 | 潘新民 | 新疆气象服务中心 | 
